今天我們來走個知性路線 & 感性分享,
市面上很多正能量的書,教導大家如何正向思考,
可是我覺得我比較需要一本可以教我怎麼忘記的書,忘記那段曾讓人難受到無法呼吸的回憶......
你是否曾經有過一段負面回憶是非常難以忘記的?不論是難過、生氣、後悔或是害怕...等等。
老實說,我有!
我的個性本就容易鑽牛角尖,而且是滿嚴重的那種!
但我不會悶在心裡,我會找家人朋友紓解,不過我也不想老是向別人倒垃圾,
縱然有這麼多愛我的人讓我很感恩,但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一直處理我面對的問題,
因此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讓自己走出負面的想法及情緒中,
除了聊天、到戶外走走、跟朋友聚會、運動、學習、就是看書,(10月初也開始嘗試寫寫blog)
其中我很喜歡看關於心理學的書,看著專業人士的著作,
嘗試著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情會有很多不同感觸,
這次,我選擇了這本《遺忘的勇氣》,日本心理學博士-植西聰著
(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是誰,我只是對這本書有興趣而已)
因為當時買這本書的我非常的無助、難過、每天都想哭,
我需要一個方法去忘記,但我嘗試過每天運動、上課學習、跟朋友聚會,
想辦法讓自己專注於某一件事情,能改善的程度仍然有限.....
我知道<時間>也是一個重要因素,但是如何跨過這段過渡時期非常重要,
我不希望自己是被動的等待時間過去,任由傷心難過的事情每天每天的傷害我,
所以我也去看醫生,也許很多人排斥,不過我個人覺得醫生是最客觀的人,
當作一個情緒的出口也可以 (真心覺得要當心理醫生的人內心要非常強大!!)
在家時候--做家事、閱讀、追劇、學習新的東西充實自己、運動,這些都有幫助,
我知道我更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,
所以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,我是以一個<救自己>的態度來閱讀的。
首先,要忘記那樣難過或是害怕的回憶真的很難,
所以一開始,書中救教我們去分辨可以忘記的以及不可以忘記的事情,
留下好的回憶,而不好的回憶就是可以忘記的,
例如:每個人都害怕失敗,但是該忘記的是那<害怕失敗的心情>而不是失敗這件事。
畢竟記取失敗的經驗有助於改正方向而往成功前進。
<忘記>這個動作也是需要練習的,
你是否有種經驗?越想著【不要去想...不要去想...】那件事情就會越來越清晰、更難忘記?
其實,只要換個方向想:忘不了也沒有關係,然後續續做著其他事、想著其他事,
同時慢慢找屬於自己的忘憂物,或是給自己一個機會痛個徹底、想個痛快,深入思考,
受不了時候就盡情發洩,一次兩次...慢慢的也會好一些。
其實,忘不了往往是因為自己過於執著、沒有原諒,那就不要強迫自己忘記,
過度的執著就造成自己無法放棄,一直在惡性循環中,
其實我們都忽略了忘了不好的事情或許可以召喚好的事情,
如果這樣想,好像又有點動力了對不對?
比如說:在上一段戀愛中被劈腿了,還是要相信愛情,
忘了那個傷害過你的人,才能迎向新的對像新的幸福,不是嗎?
而當你原諒了,才能忘記>>這句話對我來說幾乎不可能做到,
因為有些事情是一輩子都無法原諒的,當然我也必須做好一輩子都忘不掉的準備。
不過,隨著時間過去,我慢慢地告訴自己既然已經成為事實無法改變,
那就不要拿它來懲罰自己,我慢慢用『謝謝』的態度去看待、接受我的傷痕,
謝謝傷害我的人,它讓我知道原來我還有更多人愛我;
謝謝壞心的人,它讓我知道原來我是善良的;
謝謝讓我流淚的人,它讓我知道該學著堅強(即使我還沒學會...)。
等到心情沒有這麼差了,其實也是傷口慢慢結痂了,也許傷痕很深,
但至少可以越來越專注於其他事情,轉移注意力,是一個良好循環的開始。
你是否發現,當你可以專心追劇、專心工作、專注於某一件事情的時候,痛苦的感覺已經暫時消失?
如果有這樣的進展,恭喜,已經成功開始漸漸遺忘或是接受了,
抓住這種感覺,繼續從事能夠讓自己專注的事情,
當自己走過來以後發現,遺忘沒有不好,遺忘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,
只不過遺忘需伴隨著原諒、接受,
我的鑽牛角尖讓我無法遺忘跟原諒,但我學著去接受,
接納這是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,我需要面對的課題、需要學習的能力,
所以撐過去以後也會感覺到自己的成長!!
這過程中還是會偶爾撐不住,累得哭了,我會放任自己大哭或是跟閨蜜討抱,
一次一次的過去,會越來越好的,我這樣對自己說。
當然,如果是需要復仇的,我也支持復仇,當壞人得到報應的時候,被害者才能得到安慰!!
在合法的範圍中讓自己得到安慰、讓加害者得到應有的懲罰也是遺忘的方式,
總而言之,看完這本書,我選擇放過自己,感受也比一開始好很多,但不是因為我原諒了,
而是我照著書上的方式慢慢嘗試、慢慢短暫的遺忘,再慢慢地延長遺忘的時間,
即使整體來說我還是忘不了,但我也沒有必要為了不如螻蟻般的人來時時刻刻折磨自己,
我相信惡人總會有報應,只是受害者不需要再折磨自己讓對方看笑話!!
>>這樣是不是也是有得到勇氣!?